老實說,以前對於舞台劇,總會聯想到大陸的樣版戲,充滿了誇張虛假的說話方式、難以忍受的矯情造作,以及政令宣導(或教忠教孝)的荒誕情節。啊!對了,記得高中時候去看過一次「優」劇場,結果,詭異的燈光、奇怪的服裝、聽不清楚的口白、一個人在台上毫無動作站了十分鐘,又突然自顧自旋轉起來,最後莫名其妙結束。
從此以後我就覺得,我大概沒有看懂舞台劇的細胞,還是算了吧。
經過了二十幾年,謝謝L讓我再次接觸舞台劇,真正放下成見,體驗到這種完全不同於電影、電視的表演方式。
就算是第一次吧。我們看的是她朋友自導自演的小品演出,在高雄。(專程從台北殺到高雄去,夠意思吧!)L朋友的劇本很有趣,短短的,像一篇嬉鬧帶點嚴肅的短篇小說。
後來又看了一次大型演出——胭脂盒,講七個老女人的愛情記憶。L朋友的演技不錯,會觸動人心的某個角落。
嘿嘿,偷偷告訴你,我兩次都流下眼淚喔。噓~~別跟別人說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看完之後,怎樣?就看完啦。老師有沒有說過,腦袋自己會去思考,不用勞煩你一天到晚逼,到了某一天,碰!答案出來,被稱為「靈感」。老師在說,你有沒有在聽?沒有嘛,活該你想到頭都禿了!
總之,有一天上班騎車經過中正紀念堂,突然出現:
舞台劇就像攝影一樣,是一種減法;
電影就和畫畫一樣,是一種加法。
攝影的時候,無意識的初學者,往往相片洗出來(現在不用洗,直接在螢幕上看就好啦)之後才發現,自己的畫面沒有重點,拍了太多不需要的東西。那是因為當你透過觀景窗(或 CCD, CMOS)看出去時,你的腦袋會篩選出你要看的主題,忽略其他東西。但對於照相機來說,只要出現的,一律照單全收。
所以有經驗的攝影家會告訴你,你要有意識地仔細觀察出現在你觀景窗裡的東西,把你不要的減掉(也有人說,再往前站一步,其實也是為了減去干擾),一直減,減到你認為主題恰當為止。
於是我想,舞台劇似乎也是如此。我想像,在舞台上,導演按照故事內容,開始減去不要的東西,以便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裡,只保留必要、精簡的元素,能夠表意即可。我猜,如果舞台布景太過繁複寫實,也許會讓觀眾注意力分散,讓故事主軸失焦。
所以,也是一種減法。
畫畫的話,一張白紙,畫家要什麼,開始在畫布上添加。這裡加一筆,那裡添一劃,覺得差不多,往後退個幾步看一下,嗯,這邊再多個陰影,再一點點線條就好……。
電影的話,因為我也不懂評論,只是想像導演在故事主軸中不斷加入元素,讓故事更加寫實。因為現實的元素是多而複雜的,而電影這個形式基本上是建構在寫實層面,所以我猜應該是加法。
不過,我可不想落入「為了套用理論而扭曲事實」的陷阱,所以上述心得都不是絕對的。誰說加法跟減法不能一起用,對吧?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令人驚訝喔,原本我不看舞台劇的,因為看了,開始喜歡,開始在腦袋裡發酵,開始與熟悉的其他藝術形式連結、聯想、區別,最後蹦出上述這個小小靈感。
可以的話,L,讓我們繼續看電影、看舞台劇、繼續遊戲拍照,閒到發慌也畫畫粉彩吧。^_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