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砲彈,可以一口氣奪走 22 條生命;不論老少、男女、貧富、種族、宗教、國籍......
一曲音樂,是否也可以撫平那 22 條逝去生命所帶來的傷口?不論老少、男女、貧富、種族、宗教、國籍......
在 1992 年「塞拉耶佛圍城」事件中,一場舉世矚目的獨奏會上演了!
受人矚目的原因不是因為主角是否知名國際,也不是因為演奏者發揮了前無古人的精湛技藝。而是因為這場演奏,是大提琴家冒著生命危險,每天前往 22 人犧牲的地點演奏,連續 22 天!
受人矚目的,是殘酷無情的戰爭,與堪稱人類文化究極表現的音樂,在同一個場域並存!你可以想像,當大提琴家擺好提琴,坐下之後,也許弓還沒擺上琴弦,他就已中彈身亡;也許在曲子的一個音階尚未告一段落之前,就有一發暗地裡射出的子彈在大提琴家的頭上轟出血淋淋的大洞,讓未彈奏的音符永遠沒有震動空氣的機會。
塞拉耶佛大提琴家的勇氣,對於相對來說處於承平世界的我們,自然會勾起許多有關「戰爭」的反省。但是,對於真正身處在戰事中的人們,他們又怎麼看待呢?
在《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》書裡,大提琴家不是主角,卻是左右書中人物的主幹。透過書中三個角色對大提琴家演奏的反應,透露出戰爭中卑微的人性,在看似毫無選擇權的困境裡,你還是擁有改變的機會。
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一位連配角都稱不上的角色,只是主角口中轉述的故事人物。那個人熬過了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,卻在塞拉耶佛圍城的第一天選擇自殺!因為他發現人類居然不會記取教訓!
是的,人類不會!「記取教訓」並不是人類的天性,既不存在基因中,也不會遺傳,而是每個世代都必須重新學習的課題。
而「戰爭」(或類似的概念,例如衝突、對立...) 卻是人類演化而來的天性。
在天性和修養之間奮力掙扎,就像薛西佛斯的修練一樣,那是一場徒勞的永劫回歸。徒勞,但並非無意義!因為唯有掙扎,繼續把石頭往山上推,才擁有自我證明的圓滿價值。
遺憾的是,對於發動戰爭 (衝突、對立) 的人來說,他們不懂這些。他們只會在傷害他人的瞬間確認自己的存在。這種人,應該強迫他們去聽 1000 場韋德蘭‧斯梅洛維奇的阿比諾尼 G 小調慢板或馬友友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演奏,應該強迫他們來閱讀這本《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》!也許無濟於事,但總是要往上推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感謝時周文化的試讀機會,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。